Program Promoting Office for New Southbound Program - MOST

印度、尼泊爾、不丹

  • 雙邊合作著眼於協助印度地區建立全國性地震預警系統、進行印度地區孕震構造分析及潛在大規模地震之強地動模擬。
  • 協助不丹國家地震監測網及地震預警系統之建立。

研究團隊

吳逸民教授(臺大地質系)
李維森主任秘書(國家災害防治中心)
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顏君毅教授(東華自資系)

研究背景

印度北部之喜馬拉雅造山帶是地震活動最強烈且活躍的地區之一,地震常造成難以計數之生命財產損失。本計畫將透過臺印雙方於三個主題之整合性研究,全面提升印度社會經濟之整體耐震能力。首先為強化印度地區地震預警系統之建立,第二項主題則著重在喜馬拉雅造山帶前緣之孕震構造研究,最後,進行印度地區潛在大規模地震之強地動模擬,推估其對恆河平原之地震動影響,詳細評估主要都會區之地動情境及災害潛勢,可回饋到地震預警之規劃應用。最終計畫之綜合成果將可作為印度地震防災規劃及應變減災的重要參考。

不丹位於喜馬拉雅山地區,印度的東北方,該區域有可能發生超過8.0 的地震,但是不丹卻無地震網,不丹皇家大學學者在國際會議與我方聯繫希望能協助他們建置地震監測網及地震預警系統,臺灣已經有現有的儀器及技術,利用此計畫協助不丹建立地震監測網及地震預警系統發揮科技外交的功能、帶領臺灣產業拓展、取得該區域資料提升科學研究。

工作項目

1. 強化印度地區地震預警系統之建立
地震預警是最具立即防災成效之工作,基於臺印過去於地震預警之初期成果,本計畫希望藉由臺灣提供技術支援,全面強化印度主要地震帶之地震預警能力。

2. 喜馬拉雅造山帶前緣之孕震構造研究
喜馬拉雅造山帶前緣之孕震構造是印度地區極有可能發生大地震的區域,本計畫希望藉由瞭解其構造形貌、活動速率、長期抬升速率及初始抬升時間等特性,進而瞭解其潛在孕震構造行為。

3. 印度地區潛在大規模地震之強地動模擬
參考喜馬拉雅造山帶前緣之孕震構造研究成果,進行印度地區潛在大規模地震之強地動模擬,推估其對恆河平原之地震動影響,詳細評估主要都會區之地動情境及災害潛勢,可回饋到地震預警之規劃應用。

4. 不丹國家地震監測網及地震預警系統之建立
喜瑪拉雅山前緣地區之歷史地震與造成之傷亡人數,不丹也是地震高風險區域,然而目前並沒有完善的地震網,不丹也表示希望研究團隊協助該國建立地震網,因此規劃P-Alert Plus 為主體建立地震預警及地震觀測網,同時觀測強震及弱震。此外,由於該區域也缺少其他觀測設備,因此,部設少數的寬頻地震儀及GPS 儀器,相信可於該區域扮演關鍵的災害觀測角色。

BEST-PPO

Info